春色渐浓,草木葱茏。
尽管朝廷不愿事情闹大,但上京坐在天子脚下,有个什么风吹草动,很难不被百姓知情。
顾介下狱,金部司司库和户部侍郎等官吏同被牵连,此事很快便在这座皇城里闹得沸沸扬扬。
这个节骨眼上,薛府却是在加紧为薛六姑娘筹办喜宴。
红绸绿缎流水似的往府里运,仆人们进进出出,一副喜庆热闹的景象,好似与外间盛传的贪墨大案全然无关。
越是掩饰,越是有鬼。要下官说,就该拿薛府开刀。
坐在李肇面前的,是太子宾客梅如晦。
他看太子气定神闲地把玩一个色彩明艳釉质细腻的汝窑瓷瓶,一副悠闲姿态,不由叹息。
背靠着端王殿下这一尊护身大佛,也没人敢查他。
这起贪腐案由刑部牵头,大理寺,御史台,吏部共同督办,但刑部尚书薛庆治上旨避嫌,皇帝便指派了大理寺卿谢延展来主理。
梅如晦道:下官差人打听了,那顾介押在牢里,三天了,也没个正经审问,这牢坐得可比谁人都轻松……
李肇没有抬头,语气淡淡。
从他嘴里,能吐出什么
梅如晦道:谢延展这老狐狸极会揣测陛下心意,他分明就不想审,不肯再牵连更多人进来,给自己惹祸上身……
嗯。
今日太子没有上朝,身上只着一袭月白色大袖锦袍,面料轻柔顺滑,透着几分清冷,头发用一根墨玉簪束起,浑身上下不见佩饰,看上去与平常略微不同,却尽显尊贵之态。
梅如晦跟李肇多年,却时常捉摸不透他在想什么。
沉默一下,他问:殿下以为,此事会如何了结
李肇垂目,陛下想听什么,谢延展便会禀报什么。
梅如晦看他把瓷瓶翻转过来,在细细查看瓶底的印章。
又道:陛下自是想快些结案,不再闹出更多的事端,无法收场。只是薛六姑娘那边,未必肯消停……
李肇的手指微微一顿。
他低低笑了一声,谁能想到呢,这上京风云,竟由一只纤纤素手搅动。
梅如晦问:东宫当如何应对才好
李肇道:可用,便用。能用,尽用。
梅如晦道:端王生辰近了,薛六姑娘的婚期也近了。
停顿一下,他没从太子眼里看到情绪,又说一声,女子出嫁从夫,六姑娘有心嫁端王,端王也并非庸碌之辈,分明有心借旧陵沼之力。这二人要是惺惺相惜,未必不是一桩好姻缘。
到时候他们强强联合,对太子,可不是美事。
李肇沉默。
好半晌,那瓷瓶在桌上磕出一道清脆的嗡声。
他的声音灌入耳朵,好似琴弦拨动。
可惜了这好物。
梅如晦一惊。
抬头看去,那上好的瓷器,添了一道裂痕。
薛府。
傅氏和薛庆治夫妻俩,又为薛绥婚嫁的事情,大吵一架,闹得不欢而散。
府里上下都知道,如今老爷再不去大夫人的清阑院了,大夫人也是个心性硬的,死活也不肯服软。
晌午,锦书到梨香院来,向薛绥说起此事。
薛绥神情淡淡的,好似提不起兴致,由他们去吧。
锦书看她如此,有些担心。
这是六姑娘的婚事,六姑娘可要考虑周全……